結直腸癌(Colorectal Cancer,CRC)是世界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,大多數(shù)結直腸癌都是散發(fā)性或家族性,炎癥性腸病(IBD)相關的結直腸癌僅占1-2%。但炎性腸病遷延30年后超過18%的患者會發(fā)展為結直腸癌,且致死率也顯著高于散發(fā)性結直腸癌。
盡管近幾年結直腸癌的臨床研究有了較大的進步,但對于其發(fā)病機制仍不清楚。因此,建立合適、可靠的IBD相關結直腸腫瘤動物模型,對于其病程機理研究和臨床藥物治療都具有重大意義。
理想的IBD相關性CRC動物模型應具備
1.背景清楚,發(fā)病年齡較輕,生命周期滿足實驗需求
2.對造模方式敏感
3.具有“炎癥→異型增生→癌變”組織學上順序改變特征
4.成瘤率高、病死率低、遠處轉移
5.實驗動物容易購買,成本低
AOM/DSS模型
氧化偶氮甲烷(Azoxymethane,AOM)是一種甲基化劑,它可以在DNA中形成6-O-甲基鳥嘌呤。除非甲基化的堿基被細胞酶修復,否則會導致堿基錯配,從而誘導組織中的腫瘤形成。
葡聚糖硫酸鈉(Dextarn Sodium Suipate,DSS)作為一種促炎藥物,溶解于大小鼠的飲水中,可引起嚴重的以腹瀉為主要特征的腸炎,長期反復接觸可發(fā)生慢性腸炎。
AOM/DSS模型能很好地模擬慢性腸道炎癥誘發(fā)腫瘤生理病理過程,被廣泛用于炎癥相關性腫瘤形成機制的研究。
AOM/DSS造模優(yōu)勢
1.方法簡單
2.重復性好
3.7-10周即可建立腫瘤模型
4.可用于任何遺傳背景的動物(敲除、轉基因等)
案 例 分 析
2012年,Thaker等人,用AOM聯(lián)合DSS注射小鼠。其他模型的腫瘤發(fā)生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,但注射AOM并隨后接受DSS處理的小鼠在短短7-10周內(nèi)就誘導出足夠的腫瘤。
AOM/DSS造模示意圖
第50天通過內(nèi)鏡觀察小鼠遠端結腸腫瘤。與正常結腸(a)相比,多個息肉樣腫塊阻塞遠端結腸(b,c)的管腔。
圖1
縱向切開的小鼠結腸,顯示腫瘤的大體外觀。遠端結腸/直腸的腫瘤負荷較高(左上圖)。而具有特征性皺襞的近端結腸腫瘤比較少(右上圖)近觀遠端結腸,顯示許多不同大小的腫瘤(下圖)。
圖2
MP腸道疾病模型相關產(chǎn)品信息